人物名片
杜俊鸿,1980年生,湖南双峰人,中共党员,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她是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还担任湖南省企业培训师协会会长,湖南省模具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长沙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雨花区科协兼职副主席、雨花经开区商会秘书长等诸多社会职务。“魅力女性”“优秀创业女性”“巾帼建功之星”“优秀企业家”“优秀党务工作者”以及长沙市“三八红旗手”、长沙市“诚信之星”先进个人、长沙市D类高层次人才等诸多荣誉,见证了这位湘妹子的奋斗之路。
“我是一个善于正向思考的人。”杜俊鸿灿烂的笑容里写满了自信,她回想过往,几乎找不到给她带来负面影响的事,在她看来,所有的经历最终都成全了更好的自己。
记者见到杜俊鸿时,她已经忙碌大半天,没有睡午觉,却精神抖擞,说话中气十足。
穿着工装,走路带风,嘴角始终上扬,可以看出,这个一直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湘妹子,浸润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容光焕发。
辞去公立学校编制,考研,再到一家报社当记者,然后加入正在创立阶段的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她的青春是“不安分”的,也是让许多人所无法理解的:丢掉“铁饭碗”,去追逐不确定、不安稳的未来。
只有她自己心里明白,她一次次出发的目的:寻找到自己的“热爱”。
杜俊鸿对实业有着无限憧憬,“那些干实业的企业家脑海里想的都是改变世界的事,很了不起。”她在当记者期间,接触到了很多企业家,也让她萌生了“实业报国”的想法。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抛来的橄榄枝,为文科出生的她,打开了理工科的主场——制造业的大门,“我很兴奋,充满干劲”,那一年,她26岁。
保持学习的状态,寻找更多可能
“我想,我的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杜俊鸿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之后,以优异成绩进入长沙芙蓉区一家公立学校当美术老师,可是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这条在别人眼里光鲜又安稳的路,并不适合自己。
于是,辞职,考研。那时除了她的爱人之外,几乎所有亲朋都是不理解甚至反对的。顶着压力,挑灯夜读,她顺利考入了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生毕业之后,进入一家报社成为一名记者。“采访一个人,就了解一个行业。”因为要与不同行业里的人“打交道”,杜俊鸿当起了“杂学家”,她说,她就像一块“海绵”,不管何时何地,都会自觉地汲取知识。
而这股子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儿,让她与许多行业领军人物成为了朋友。
杜俊鸿是喜欢新鲜事物的,而记者这个职业,可以说每天都能遇到新鲜事物。可是,一年多以后,她又选择离开了。
她离开,是因为收到了来自正在创业阶段的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的邀约,她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她又一次觉得——“我的未来还有更多可能”。
一份来自实业、正在创业的企业家的邀约,对她而言颇具诱惑力。
杜俊鸿加入晓光的时候,工厂还在建设,人员尚未配齐,她的工号是“12”号,在她之前除了董事长就是筹备人员。她到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招聘员工组建团队。
“我当时唯一的担忧是,自己不懂汽车、也不懂模具,能做好么?”担任人力主管,当时的杜俊鸿也是外行。从校园招聘、社会招聘开展的流程,到如何挖掘到满意的人才等,她又一次踏上了学习之路。
事实证明,学习,让她在全新的工作中,“如鱼得水”。
保持独立的思考,一直敢闯新路
要成就自己,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要么高薪聘请,要么自主培养。”由于平台吸引力不足,员工流动性大,杜俊鸿意识到找到人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绞尽脑汁去“挖人”,她预感到自己将疲于奔命。
她开始想“出路”——工厂建成也还要两年时间,这两年里,公司能不能自己培养出来一支队伍?
自主培养人才,这在当时绝对是当时行业里的“新路”。面临的培育成本自不必说,人才培养出来了留不留得住、能留多久也是问题。
对于正在创业阶段的晓光,杜俊鸿这个自主培养人才的路子是很“大胆”的,可他们董事长采纳了这个方案。
千里马遇伯乐,杜俊鸿干事创业的热情被点燃了。“刚开始那几年,我经常连轴转,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儿,然后继续工作。”杜俊鸿说,“每天都是新鲜的,颇具挑战的”。
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首批招聘了100多名员工,全部被送到湖北一家国有汽车企业拜师学艺,公司为每名员工请了“一对一”师傅,学习期间还给员工发放工资。两年后,工厂建成,这些员工无缝对接,立刻投入生产,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远超前期“学习投资”。
基于对公司的感情,这些老员工也“更稳”。模具行业,越有经验越吃香,老师傅留得住,为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后来发展壮大、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独立思考,“不走寻常路”。
“事实证明,自主培养人才的路是走得通的,更有利于公司的。”此后,杜俊鸿推动着公司成为了湖南多个市州职业学校学生的见习基地,并带领着公司老师傅深度参与到了学生的教学中去,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帮助学校优化教学大纲,开设一些实用的选修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和企业诉求。公司也得益于此,“人才的焦虑感”得以缓解。
拥有远大的理想,坚持长期主义
为什么能一直保持学习的状态、进取的姿态,因为心里有远大的理想。
乘湖南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之东风,正式投产于2008年的晓光,3年后销售规模突破了1个亿。公司的一切步入正轨,杜俊鸿的内心却并没有“稳”,她觉得自己需要突破。
尽管在坚持人才自主培养,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招聘的压力小了,但经验依赖程度高、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痛点”依然没有解决。
打造一所行业的“黄埔军校”,系统学习、全面训练,让人才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杜俊鸿的这个想法,又让她“兴奋”起来。
公司具备让学生学到全部工艺流程的条件,且在校企合作、“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锻造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讲师队伍,“为什么不再进一步?”杜俊鸿在公司掌舵人的支持下,到德国、日本等地学习、调研,充分准备之后,晓光工匠学院于2016年诞生,她担任第一任院长。
“做这个事情,不能只图眼前的利益,晓光是致力于打造百年基业的,我们考虑问题,也是坚持‘长期主义’。”杜俊鸿说,公司花很大精力去打造这样一个学院,短期内可能会“为他人做嫁衣裳”,“吃点亏”,但从长远来看,人才的自主培养,利于整个行业发展,最终也会回馈于企业。
当老师3年,当记者1年多,在晓光,杜俊鸿一待却是15年,她是懂“长期主义”的,在自己热爱的事业里,深入进去、持续耕耘。
如今,晓光工匠学院已经打造了89个系列的课程,与省内28所院校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关系,成为省级产教融合平台每年为超6000人次师生提供实训;成为首批市级“十行状元 百优工匠”工匠技能比武赛点;承担起产业精益管理提升与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职能......行业的“黄埔军校”雏形初现。
成为一家优质企业的高管,在外人眼里是“成功”的,可是她还在马不停蹄地向前奔跑,因为心中的理想远没有实现。她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期间,便深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对革命先烈心怀敬仰,也在红色精神激励下,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杜俊鸿怀揣着“实业报国”梦,她说,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艺装备,可以说是“工业之母”,但是“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在“强基”方面还存在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杜俊鸿说,晓光作为湖南模具行业会长单位,还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湖南国际模具产业园的规划便是重要一步,湖南国际模具产业园建起来后,将进一步夯实全省汽车产业基础配套,强力拉动主导产业释放,构建工艺装备“双循环”产业生态,为湖南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后劲筑牢根基。
她期待着有一天,晓光可以以完备的基础配套能力和技能人才优势,将全球知名汽车品牌的主机厂引进到长沙来,为长沙汽车工业注入一剂“强心针”,为湖南汽车工业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增长。
湖南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奔腾向前,有行业专家“上阵打仗”,也有管理人才“运筹帷幄”。杜俊鸿便是“后者”,善于学习的她,很爱说话、也善于聆听,她在企业担任副董事长的同时,也兼任着很多社会职务,为了让湖南的模具行业实现更好发展而奔波。
杜俊鸿从不睡午觉,“永远不知疲倦,干劲十足”,这是她身边人对她最深的印象。